大华网 > 汕头

澄海隆都下底园社灯笼制作技艺有四百多年历史

正月点灯笼
  “正月灯,二月戏。”潮汕的迎春习俗多姿多彩。吊灯、营灯是潮汕民俗中保留久远且独特的一项。这种用竹篾编织,油纸糊面的传统灯笼,是节日里不可或缺的颜色。

  “灯笼村”灯笼制作技艺始自清代

  灯笼的出现,传说是从周朝开始的。周天子立国后,封赐各方诸侯划地而治。盛宴结束时已是深夜,每位诸侯都得到一盏灯笼照明,上面还写着各自的封号。于是,在灯笼上写姓氏郡望的规矩就沿袭下来。到了西汉,民间艺人用竹木、葛草、麦秸、兽角等材料制作灯笼,在民间广泛使用。唐代,元宵观灯的习俗已从长安传开来,悄然走进大江南北。灯笼的制作手艺及其式样,千百年来不断传承发展。

  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前美村下底园社是潮汕远近闻名的“灯笼村”。其灯笼制作技艺,自清初由其先祖陈壁洲时传下来,已经有400多年历史。在下底园社,有一则关于油纸灯笼手艺的传说。清康熙年间,前溪陈村(今前美村)人陈廷光得中举人,授直隶赞皇县知县。陈廷光做了几年公务员后归田,继承父业,经营航运贸易。商船北上南下,陈氏一族遂富甲一方。陈廷光和陈壁洲兄弟,一人创建永宁寨,一人创建下底园。有一日,兄弟同往潮州府城访友,归途已经近午,路过一乡村,想找家店铺用餐。正张望中,被一年轻男子又劝又拉到其家中,尊为座上宾。原来该男子家里只有盲母和他二人,靠做灯笼谋生。小师傅手艺好,生意旺,社日到了还在赶工。他只顾干活,忘了去请亲戚。要是吃饭的时候席上无客人,母亲会不高兴,要是游神的时候门口无看客,乡人要笑话。弄清楚原委,陈廷光兄弟欣然答应帮衬脸面,既做个顺水人情,又祭了五脏庙。可是,不能贪人家的便宜啊!饭吃过了,神游过了,他们却没走,留下来帮小师傅做灯笼。陈廷光一手好字,便帮书丹;陈壁洲对篾活感兴趣,一蹲下去半天站不起来。一直到日头西斜,陈家兄弟才想到回家。临走,还定制了几对“忠顺世家”大荷灯。过了几天,小师傅到前溪陈送灯,不知天高地厚,入乡遇人直呼“找陈廷光”。到了永宁寨,一看“重宴鹿鸣”牌匾,差点吓出尿来。好在陈家不以为忤,收下灯笼,还留他吃饭。从此灯笼师傅每年都来送灯笼,久而久之就把手艺传到了下底园。传说当然是传说,“重宴鹿鸣”的陈廷光已八十几岁。

  灯笼品种繁多制作精良

  灯笼品种繁多,用途甚广。逢年过节,婚丧喜庆,都有各种各样的挂灯笼习俗。宫前坛前,祠堂家庙,更有不同的规制。添丁挂灯,社日游灯,乃至现代娱乐场所、餐饮茶舍都采用灯笼作装饰。灯笼多种多样,有枋灯(长圆筒形)、荷花灯(椭圆形),石珠灯(圆球形、扁圆形),还有葫芦灯、花瓶灯、鱼樽灯、莲子灯等等。最常见的是枋灯和荷花灯,规格从大到小分为不同等次,也有不同的俗称。

  灯笼制作主要有八道工序:取竹、浸竹、削篾、制胚、糊纸、写字、上油、配饰。民间一直沿用传统古法制作,从制胚至糊纸,从书写到配饰,呈现古朴典雅气象。

  灯笼手艺人的坚守与传承

  全盛时期下底园社有灯笼铺20多家,男男女女都参与编织制作,成为一种赚钱养家的家庭手工业。

  时代变迁,灯笼业曾一度式微。由于纯手工作业,产品数量及销售都极受限制,制约着产业的发展,甚至影响到该项手艺的传承。因为赚不来钱,年轻一代不愿学艺,出现了青黄不接、后继乏人局面。

  改革开放以后,许多传统文化产业得到复兴。下底园社的“煌园灯笼”率先重操旧业,把灯笼摊子在隆都店市摆出来,兼营对联。因为陈修煌老人做得一只好灯笼,写得一手好书法,一下子吸引了许多顾客。

  一时间,煌园灯笼成了“网红”,经常出现在报刊、电视节目上。先后接受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等十多家媒体采访,其节目在中央台、省台及港澳、东南亚等电视台播出。其报道刊于《人民日报》《羊城晚报》及香港、新加坡等地报刊。近十年来,“煌园灯笼”赴新加坡、泰国、北京、香港、广州等地参加各种文化活动,成为鲜艳夺目的一道民俗乡情风景。

  借助互联网开辟新天地

  近年,“煌园灯笼”在营销理念上进一步突围,借助互联网,建立销售平台,逐步把生产销售渠道扩大,四川、重庆、江苏、南京、广州等省市都有煌园灯笼的一席之地。随着客源的丰富,需求五花八门,灯笼的式样也时时受到挑战,他们尝试艺术创新,与时尚结合,适应市场需求。

  注重创新,不拘一格,敢于突破传统制作方式和销售模式,使个体手工作坊走向更广阔的天地。“煌园灯笼”的坚守和开拓之路,给传统工艺如何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一个范例。   (本文图片由煌园提供)

作者:陈琦 发表日期:2022年02月11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