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文化

东溪侨宅与一个侨商家族的一百多年故事

王万顺:早年侨乡建设的一大推手

  衍德堂的木雕精致美观
  东溪王氏先祖祠门楼
  修缮后的明新书斋
  修缮后的中宪第
  门楼的装饰
  家藏的印信
  门楼的装饰
  老宅里的锦灰堆
  王氏先祖祠一角

龙湖区外砂街道东溪村,是著名侨乡。嘉庆年间开始,村里世德堂“和顺”洋船队(红头船)带动东溪及邻村掀起了“过番热”,村民相继通过船队出国,到新马泰等地劳工、经商。东溪村先后诞生了海记、万丰、振安园、广隆号等一批华侨家族,也催生一大批华侨宅第。其中最引人注目当推王万顺父子留下的“先祖祠”,以及一批冠名“通奉第”“中议第”“中宪第”的大宅和“明新”书斋。如今,这些侨宅正以建筑美和人文美吸引游客的眼球。

侨宅探寻

9座宅第2个书斋,光耀门楣耕读传家

和众多潮商、潮侨一样,新加坡华侨王万顺眷恋故土、不忘根本。发达之后,他在东溪村赡家置田,“起大厝亘书斋”“延名师课儿曹”。他的儿子王廷宾、王国宾先后考中秀才。王廷宾(1851—1876年),字宽誉,号观秋,澄海廪膳生,同治癸酉(1873)拔贡,一时显赫,为家族带来无限荣光。王万顺高兴之余,在东溪村东面买地新建一落占地1亩的“儒林第”(因其长兄初盛例授儒林郎,故名),在门口埕为王廷宾竖旗飘旌,排场十分气派,旗杆石至今尚存。凭借王廷宾拔贡资格,王万顺依例捐纳,获得了中宪大夫晋授中议大夫的封典,并貤赠祖父海先公中议大夫晋赠通奉大夫、父亲广汉公中议大夫晋赠通奉大夫等,大宅的命名由此而来。

王万顺娶妻两房,共生九子,儿孙满堂,名门旺族。随着人口日益增多,他在东溪村里或买生地新建、或买旧宅改造,先后兴建了大小宅第9座和2个书斋,总建筑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以供父母兄弟及儿孙们居住,大门匾额堂而皇之榜书“中议第”“中宪第”等,光耀门楣,以夸乡里。其中位于三角埕的“中宪第”,还利用边角地修建一个书斋,名叫“明新读处”,冠首:“明宗尧典;新法汤盘。”民国初期,书斋开办夜校识字班,王万顺的孙媳妇明舍娘、和尚嫂都出来当老师,动员女性入学,教导识字知书,传播进步思想。“女先生”在乡里流为美传,也凸显这个华侨家族的开明与有为。

建筑美人文美,寄存乡愁延续根脉

光绪十七年(1891),王万顺还与兄长天隆联袂,在村南面重金买地,新建了“王氏先祖祠”衍德堂,报本返始,慎终追远。

“王氏先祖祠”,堂号“衍德堂”,主座为下山虎布局,正面是内口埕和麒麟照壁,两侧是火巷从厝。祠堂占地不多,面积不大,但内外石雕、木雕、灰雕,以及丹垩彩绘,虽然历经130年风雨侵蚀,但风采犹存,不难看出当时用料精良、用工精细、工艺精湛。特别是石木结构的门楼,石刻和木雕图案尤为引人注目,最吸引眼球是门楼肚的石刻文字,共有四字韵文4幅,每幅8句,共32句。文曰:“开疆植本,粤国蕃支。莆田世守,蓬海家移。村连南社,族聚东溪。重分厥干,再茁其枝。唐琅琊王,宋尚书公。传家以孝,报国维忠。历朝显官,近代良农。迨余昆季,易事通功。栽培渥泽,追报兴祠。桂芳遗址,柑圃肇基。后依绿岸,前俯清池。钟英毓秀,亿代芳诒。勤劳创业,俭约持躬。亦越子姓,载仰儒风。泮芹芬馥,贡树葱茏。期尔后嗣,承继靡穷。”内容无疑为王氏源流、修祠缘起和传世家训,朗朗上口,易于记诵。而门匾背面则刻着“爱存壳著”“衣冠人物追江左,耕读家风嗣辋川”等词句,以及祠堂坐向和建设时间。

短短数十年时间,由王万顺主导建设的宅第和祖祠,以其分布广、规模大、建筑形式传统、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等特征而成当地一大独特的人文景观。继王万顺之后,在海外发迹的东溪人都不忘回乡营治宅屋、构建书斋,整个东溪遍布通奉第、观察第、外翰第等一大批豪宅大屋,王万顺无疑成为早年侨乡建设的一大推手!

此外,王万顺还置田千亩,分给各个房儿孙耕种或收租。在兴家置业的同时,王万顺还积极参与蓬沙书院建设和汕头埠的开发。他在汕头埠先后新建和购买10间铺,分给各个房头居住或营商。

华侨故事

诚信起家,“王万顺”名字背后有乾坤

王万顺(1824—1893年),名初胜,号捷生,族名天千。“王万顺”这个名字是他在新加坡发达后才叫的,而乡里人更多地称他“天千公”。

大凡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在职业生涯初期都是从零开始。王天千就是从零开始了人生征程。

王天千出生于东溪,小时家贫,为人贪玩好耍。有一次不慎弄伤玩伴,被母亲数落一通,他很不服气,顶嘴几句又被打。没想到,个性倔强的天千一气之下竟然带上一大罐清水和一大袋炒米,跟着大人们坐上红头船过新加坡,寻找家兄王天隆(后来创办“隆记”商行)。

到了新加坡,天千先是在埠头卖苦力,当车夫,赚点小钱度日。有次,一乘客在车上遗落一个小皮包而匆匆离去。天千小心翼翼打开,发现内有不少财物和文件。但他没有见财起意,而是在原地耐心地等待客人前来认领。他知道,袋里的文件肯定对于客人很重要。等了好久,失主终于赶来了,他是一位英国商人。贵重东西失而复得,英国人显得非常激动,连连道谢,并拿出一叠钱硬塞给天千以表谢意,没想到王天千坚辞不受。英国人十分欣赏天千忠厚为人,便留下地址日后相见。后来两人成了好朋友,王天千也在这位英国商人的帮助下走上营商之路。

一切苦难皆修行,苦尽甘来终有时!王天千走上商道之后,无论做什么生意办什么事情,都是得心应手,非常顺利,很快便发迹了。因此大家都称他为“万顺”,王万顺的名字就这样叫开了。

据1950年出版的《马来亚潮侨通鉴》一书记载,来自澄海东溪的王万顺“创万丰号于新加坡中街,经营暹郊船务,为万世顺公司信托人”。另据他的六世孙王逸民称,天千公在南洋还有其它生意,他们家族里收藏有当年商号“胜合顺记”的印章。商号显然就是取自“初胜”和“万顺”的字号。

新加坡中华医院创办人之一陈立健(1920-2009年),是王万顺五世孙婿,他生前也曾大量收集整理王万顺的生平行迹,并在海外杂志《源》发表。他在田野调查中发现,王万顺发迹后积极参与新加坡义安公司和粤海清庙的公益事业,先后捐与义安公司一大笔钱,也因此成为万世顺公司的信托人。

此外,还有一说万世顺公司为王万顺所创,但笔者目前苦于缺乏资料佐证,无法下结论,暂时按下不表。

后浪

“拼命三郎”乡村振兴再作为

王万顺的开拓进取创业人生和散落成珠的侨宅群的建筑美人文美征服了人们,也激发后代儿孙保护祖遗弘扬祖德的热情。

王壮苗,一位80后的东溪村青年人,是王万顺的七世孙。脸部的轮廓鲜明如刀刻,浓眉大眼,全身散发着一股力量,给人的整体印象就是一个字“壮”。眼前这位壮实的年轻人没有豪言壮语,但不多的言谈中不时透出这位“拼命三郎”的人生阅历和家园情愫。阿苗离开校园不久,便在澄海城开档口卖羊毛衫,随着外砂潮织小镇的兴盛,他回到蓬发大道开店继续经营毛衫和毛料,默默书写着青年人的创业人生,也开阔了视野和思路。目睹相邻乡村日新月异的变化,阿苗内心再也静不下来了,他不止一次追问“难道东溪就会输人嘛”,而且告诫自己和伙伴“输人不能输阵”。于是他把眼光投注到东溪古村落上,投注在自家的祖遗侨宅上。属牛的阿苗真的有牛劲,一干起来就风风火火,没日没夜。他自掏腰包购进成批的夜光设备,义务为村里的大宗祠、长寿庵,以及他家祖祠衍德堂,穿上合身得体的“晚礼服”,为狭长幽深的竹仔篱巷高挂起红红火火的特制灯笼,原本黑灯瞎火的老厝区出现了抢人眼球的“亮点”,引来了一波波的“夜行客”。他还联合叔父王春生,拿起斧头凿子把闲置多年的祖遗大宅“中宪第”和“明新书斋”精心打扮,修旧如旧,让人们通过时空隧道穿越到清末民初,去追寻那位名闻南洋的万顺爷的创业轨迹,聆听“明新书斋”里明舍娘、和尚嫂等女先生教授“三百千千”的清亮书声。

一位年青的生意人,为什么突然“峰回路转”,热衷起从未涉足的行业呢?阿苗说,小时候,长辈经常教导我们“人不能忘本”,东溪村寨的一花一叶,一草一木都是童年的记忆,但随着我们渐渐长大,村寨也渐渐变“老”了。保护好一个历史的、民族的、原真的、完整的、生态的古村落,需要年轻人的参与。乡村的振兴,更加需要“青”力而为!

【现场直击】

陈旧侨宅华丽转身成“书斋驿站”

每次进入东溪探访时,都能欣喜地看到这里的变化,一股修复侨宅、保护古村落的热潮正在村里悄然兴起。这里的人们在前辈情怀里感悟着、行动着。去年初,陈老师联合4位好友租用了大宗祠后的“中宪第”,一番打扮,陈旧的侨宅华丽转身成了“书斋驿站”;来自澄海的王律师接手位于庵堂脚的“中议第”,稍事打扮,闲置多年的小庭院摇身一变成为小茶馆。此外,“七家内”“王景仁故居”也陆续完成修缮。

如今,每逢双休或节假日,总有成批的书画家、摄影者、文化人,背着画架画板、拿着长枪短炮、握着采访本,出现在“北门古码头”“十里榕堤”上,伫立东溪中山公园遗迹旁。更有成群结队的学生弟学生妹穿梭于“中宪第”“明新读处”,学着古人诵读《弟子规》、拨动古筝奏响《高山流水》……

【研究者说】

活化利用,让特色侨宅勃发生机

汕头市华侨历史学会会长林伦伦教授说,侨宅是华侨华人“爱国、爱乡、爱自己的家人”的见证,也是他们浓郁的乡愁记忆,每一座侨宅都蕴藏有精美动人的故事。侨宅是侨胞“根”的所在、“脉”的象征。保护好特色侨宅是一项留根工程、聚侨工程,不但可以唤起后人对华侨前贤的追忆颂扬,更能激发旅外侨胞对故乡对祖籍国的文化认同和深深的热爱。

民间资本是最具有活力的资金,要大胆引进社会资金“认养”特色侨宅,活化利用,实现“自我造血,以楼养楼”。引进社会资金对特色侨宅进行保护、利用,既可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又能有效地保护这些有文物价值的建筑物,盘活所在地旅游资源,使特色侨宅更具生机活力。

作者:金利明 高彦龙 许喜鹏 编辑:林郁 发表日期:2022年01月13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