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抓交通抓平台抓产业抓项目抓服务

金平区固本强基打造发展平台推进产业提质升级
  日新月异的金平区。

  “产业”是市党代会高度关注的热门词语,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是汕头未来五年工作思路之一。金平区立足市赋予金平区的发展定位,以“起跑就是冲刺,开赛即是决赛”的奋进姿态,深入实施产业强区,推动金平经济高质量发展。

  强基础

  深入实施“产业强区”

  固本强基夯实基础,守正创新焕发活力。

  这次市党代会,提出“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实施路径,构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布局,这必将推动汕头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汕头规划的产业发展蓝图,也符合金平的实际情况。

  未来五年,将是金平区重要的发展机遇期。金平人正踌躇满志,起而行之,攻坚克难,敢于担当,推动汕头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在金平落地见效。

  金平区具有扎实的工业基础,印刷包装、医药化工、轻工装备、食品加工等四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持续发展壮大,拥有东风印刷、西陇科学、光华科技、美联新材料、太安堂、万年青、一家人、好心情等一批龙头企业,2020年四大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七成,占全年GDP15.5%。特别是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产业在金平有一定的基础,构建“321”产业发展格局,对于金平来说,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抓发展

  推进产业提质升级

  产业强则经济强。未来五年,金平区将紧紧围绕“三新两特一大”产业,立足自身产业基础,深入实施“产业强区”,打造产业发展平台,推进产业提质升级,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金平高质量发展。

  抓交通。金平区的交通组织网络,特别是西片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的关键。金平区将全力攻坚,全面完成牛田洋快速通道、金砂路西延以及先进制造业集聚区拆迁工作,接下来将配合市做好粤东城际轨道的征拆,加快物流园区、金凤半岛片区、金凤西路二期、金平工业园区的市政道路建设,优化区域路网结构,为发展奠定基础。

  抓平台。加快推进“四大园区”建设,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强化用地保障,加大土地收储力度,推进低效产业用地再利用,提高“亩产率”,向空间要增量效益,大力推进“工改工”,加快推进村镇工业集聚区改造升级,盘活土地资源,提升产业集聚水平,拓展发展空间。

  抓产业。扶持现有支柱产业做大做强,以西陇科学、光华科技、美联新材料等为主导,加快提升在化学试剂、电子化学品、薄膜添加剂、色母粒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水平,带动全区精细化工集聚化、高端化发展。整合土地资源,支持龙头企业引进上下游产业链,延伸拓展产业链,努力打造大健康、绿色印刷包装、高端设备制造、精细化工等四大新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健康管理、信息消费等现代服务业,发挥万达广场、天环冷链等商业项目的带动辐射作用,着力打造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区域消费中心。

  抓项目。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带动产业提质升级。今年1至11月,全区80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年度投资132.0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06.4%。明年初步谋划推进总投资超过700亿元的90个重点项目。围绕“三新两特一大”产业,支持龙头企业引进上下游产业链,突出产业链招商,存量招商,精准招商,引进一批竞争力强、带动力强的产业项目。

  抓服务。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模式改革,推动“一窗通办,一网通办”在基层落地落实。强化人才支撑,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优化“金平人才15条”,建设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和人才招聘市场,引进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深入开展亲企、扶企、惠企、助企行动,优化项目服务工作专班制度,着力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打造良好的发展软环境。

  

  

  ■ 记者手记

  砥砺奋进跑出金平“加速度”

  近年来,随着江南农产品批发市场、天环冷链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加速推进,牛田洋快速通道,金凤西路二期,金凤半岛环线等一批交通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小公园保育活化工程节节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逐个完工……我们欣喜地看到,金平区这个老城区的城市能级得到有效提升,经济发展马力更足。如今走在金平区的大街小巷,能深切地感受到城市环境的变化。

  一个个“大手笔”项目也被提上日程。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部署,近日,总投资额76.11亿元的24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这一批投资规模大、引领作用强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为明天的金平增添更为强劲的发展动力。

  成绩让人鼓舞,使命催人奋进。如今,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金平区锚定市党代会提出的新定位、新目标、新任务,集众智、汇众力、谋实策、落实发展蓝图,心中的方向愈清晰,眼里的光芒愈闪耀。

  “脚踏实地”是求真务实的态度,是敢打敢拼的基石。金平区强化主城区担当,砥砺奋进、开拓进取、坚毅笃行,必将跑出加速度,让市党代会规划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发展关键词

“产业强区、科教兴区、商贸旺区、文化活区、环境优区”

金平区将加快产业平台建设,加大土地收储力度,推进低效工业用地再利用,支持支柱产业做强做大,引进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战略性产业,推进土地集约利用,产业集聚发展;依托汕大、广以、省实验室的创新优势,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全面加快汕头市第二中学金凤半岛新校区等一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教育师资水平;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健康管理、信息消费等现代服务业,着力打造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区域消费中心;加快推进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保育活化,完善和拓展潮汕特色文化业态,促进文化底蕴与现代产业融合发展。以小公园开埠文化区为核心,以潮汕风光和人文特色为依托打造金平旅游精品路线,挖掘更多的“侨”资源,植入更多的“侨”文化,让潮人精神家园实现魅力回归;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持续开展市容市貌常态化治理,全面加强环境污染防治,提升城市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打造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城市环境。

“四大园区”:

金平区将加快推进东牛田洋产城融合示范区、现代商贸物流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小公园开埠文化区“四大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收储、招商选资、运作机制完善,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新四大支柱产业”:

金平区将改造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对印刷包装、医药化工、轻工装备、食品加工四大传统优势产业实施新一轮智能化改造,推动传统优势产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打造绿色包装印刷、高端装备制造、精细化工、大健康等新四大支柱产业。


作者:郭丹 袁笙 编辑:李泽华 发表日期:2021年12月25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