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韩江水

绿野如诗

我出生于农村,虽离开家乡半个多世纪,但每每想起家乡的田园绿茵,北山的锦绣果林,我的心总会沉入一场迷离缥缈的梦境。

改革开放之后,农村经济发展,好多青壮年洗脚上田,穿鞋下山务工经商。农田和山林的守护者多数是年过半百的中老年人。可是在潮阳的榕江和练江平原的田野,近年来,令人欣喜地看到一群群年轻人的身影,是他们无能力到大城市“挣软钱”,还是他们的思想跟不上形势?如果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他们正在家乡办起“绿色银行”,成为新时代的新农民。

我们走在榕江南岸的绿野上,脚步丈量的是新农民的智慧,每走过一丘稻田,就是一首激动人心的诗章,这里是潮阳的粮仓,两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一马平川,榕江和它的支流交错如织。在稻田的阡陌穿行,清风拂面,水波荡漾,如诗如画的田野就像一片无边无际的大绿园,农民像绣花一样在地上穿针引线,因为他们懂得,你给土地一分厚爱,土地会给你十分的回报。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这里的稻田年年亩产超吨。关埠农民林龙宜被誉为“种田状元”,当年他种的包产田亩产稻谷1.5吨,名列全国之冠。我们碰到一位叫林坚的壮年人,他正给稻田灌水。林坚说,他高中毕业后在深圳从事建筑业,因为家乡的田园山水吸引了他,他把资金转回家乡,种果种稻和养鱼。我称赞他有远见,林坚笑着说,和我一起回乡创业的人多着呢。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也让我思绪联翩。是的,人们为何执着地眷恋母亲一样眷恋着田园,因为这里有他们挚爱的亲人,有熟悉的青山秀水,承载着乡愁,滋养着人们的精神之根,是血脉和心灵的安放处。

林坚是新一代农民,爱好文学。他说,古人也有不挣软钱而自种自食的高尚情操。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就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千古佳句。陶渊明是田园诗人,他认为秫稻之翠不但“养目”,更可以“洗心”“养心”。

翻越北山,来到练江平原,这里的乡村经济发展快,厂房商铺星罗棋布。多数年轻人认为,单纯种田只会成为穷光蛋。不过,年轻人的想法并非一成不变,榕江平原如此,练江平原也有种田奇人。和平镇农民马镇顺承包4000多亩土地种水稻,他的儿子马学杰,是华南农大的高材生,从家乡来,到家乡去。和平地处练江中游,两岸全是沃土绿野,当年,血气方刚的马学杰离开家乡,离开练水,如今他的身影又倒映在碧波上,江面那跳动闪烁如银似锦的波光碎片,仿佛告诉世人他与家乡的绿野碧水结下了不解之缘。马镇顺父子创办了农业联合社,带动了一大批乡亲发展农业生产,受到各级党政表彰,马学杰还被评为“全国十佳农民”,是大学生回乡创业的佼佼者。

在潮阳农村徜徉,思绪万千,过去的俚语“种田免师父,只要肥本硬”已过时了,现时大片的稻田插秧、收割、喷药都是机械化生产,种田种果讲科学蔚然成风,农村有文化站、医疗室、超级市场,有农民公园,田野“鸟从烟树宿,萤傍水轩飞”,山村“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老人安度晚年,倚凭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其乐融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翠绿的田野是中华民族的千年美景,是吟诵千古的壮丽诗章。

作者:郭亨渠 发表日期:2021年12月19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上一篇:满江红
下一篇: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