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潮风

冯铿文学之路从汕头起步

  冯铿
  冯铿手稿    林少然 摄

  ■ 林伟光

  冯铿的文学创作始终伴随着其革命生涯,她一直在文学的百花园里耕耘不辍,创作了大量与时代紧密相联的作品,以一种敏锐的思想和文学创作水平,展现了她战士的风格和文学的才华,被现代文学界誉为“中国新诞生的最出色的和最有希望的女作家之一”。

  

  说起冯铿,人们更多记住的是,她是“左联五烈士”之一,以自己年轻的生命实现灿烂的人生。她还是一位卓有才华的作家,可惜由于生命的突然流逝,她在这方面得不到更加充分的表现,可以说才崭露头角而已,难免让人有一种未尽其才的惋惜。

  冯铿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少女时,曾寄宿汕头礐石女校,又就读于汕头友联中学高中部。学生时期,她就展露出不同凡响的文学才能,在《岭东民国日报》副刊《文艺》上发表过诗歌《深意》《你赠我白烛一支》,散文《开学日》《夏夜的玫瑰》等。有短篇小说《月下》《一个可怜的女子》问世,成了当时汕头颇有名气的女性作家。除文学外,她也表现出对政治的兴趣,发表了政论文《破坏和建设》《妇女运动的我见》。

  毕业后,她到乡下任小学教员,接触社会,了解民情,逐步懂得民众的痛苦,开始走上革命之路。大革命失败后,她匿居乡村,却没有退缩,而是写出了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的中篇小说《重新起来》《最后的出路》。

  冯铿的文学创作始终伴随着其革命生涯,她一直坚持创作,在文学的百花园里耕耘不辍,创作了大量的作品,故被现代文学界誉为“中国新诞生的最出色的和最有希望的女作家之一”。

  作为作家,冯铿的思想是敏锐的,观察深刻。她的笔触与时代紧密相联,从一开始,就表现得十分鲜明,成为她创作的突出风格。她在汕头市友联中学高中部读书时,正值国民革命在广东兴起,当时潮汕地区是广东乃至全国国民革命的中心之一。1925年国民革命军两次东征,矛头所向就是盘踞东江、潮汕一带的反动军阀陈炯明。在这么一个风起云涌的年代,冯铿虽是年仅十七八岁的高中生,却已经表现出革命的锐气,以笔杆子当作战斗武器面向反动势力。她的文学自觉性已表现得相当鲜明,她认为文学可以为革命助威呐喊,可以点燃人民心中的火焰。于是,发表了《国庆日的纪念》《破坏与建设》《学生高尚的人格》等近10篇文章,虽或稚嫩,却反映出她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思考,文章相当接地气,也有一定的斗争性。文章针对盘踞在潮汕、广东的军阀争地盘、谋私利而不顾人民死活、连年混战的现实,批判他们没有珍惜辛亥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一线光明”,“反而自己扰乱起来”,陷国家和人民于水火的境地。她剖析国家混乱的原因在于辛亥革命对旧思想、旧势力“甄灭、划除得不够干净”,那时革命者误以为把“大清帝国”改名为“中华民国”就达到了目的,“所以容溥仪依旧安居皇宫,受遗老们的朝拜,因而惹起了复辟的乱子来”。应该说,这些文章还不是真正意义的文学作品,还是时评,但它们对于冯铿的文学创作意义重大,决定了她文学创作的方向,也决定了她革命的人生。而这些文章,对政治的洞察力入木三分,分析鞭辟入里,十分难能可贵。

  冯铿的文学创作始于什么时候?我以为,应该是在1928年六七月间,即她高中毕业前夕。此时,她在汕头以《海滨杂论》为总题,分别以《石莲》《毕竟还是玩物》《夫妇》《滑稽》为小题写了4篇具有现代杂文格式的散文,在上海《白露》半月刊发表。

  作品以第一人称的叙述,从海滨城市汕头社会生活的一个角落勾勒出时代女性的面影和姿态。这几篇散文体现了思想性、社会性和战斗性的统一。作者不再单纯写景,或抒一己之情绪,而是借景物以言志,借叙事记人,生动地写出一种社会的图景,深刻地勾画某些人物的姿态、行为与音容笑貌,这是大革命风云中局处岭南一隅的汕头的真实记录和描摹。可以说,正是这组作品的发表,标志着作为作家的冯铿的出现,她以一种敏锐的思想和文学创作水平,展现了她战士的风格和文学的才华。

  1929年2月,冯铿从汕头到上海。她的文学创作迎来了旺盛期。上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的上海,是全国革命文学的中心,这里有鲁迅这样众多全国一流的作家、艺术家,也有更多追求理想、富有朝气的青年作家。

  尤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聚集着不少潮汕籍革命家和文化人,如杜国庠、洪灵菲、戴平万、王鼎新、唐瑜、杨村人、郑正秋、蔡楚生、陈波儿、许美勋、梅益、许涤新等,可以说,到上海,使冯铿如鱼得水,她从一个地域性的作家,一跃而成全国性的作家,无论视野,还是创作力,都得到前所未有的进步。

  她参加了以潮汕籍文化人为主组成的革命文学团体我们社,进而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为首批50多名盟员之一。冯铿以一个青年共产党员的战斗热情,勇敢地投入这场斗争,她不仅参加“左联”联络工会、张贴标语、印发传单、群众宣传工作,还因此激发了创作激情,先后创作并发表了诗集《春宵》《一团肉》等多篇随笔,《遇合》《小阿强》《红的日记》等十多篇短篇小说,以及中篇小说《重新起来》和《最后的出路》。正是这些作品使冯铿在现代文学史上有了坚实位置。

  冯铿的不少作品,都关注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生,作为女性,她所表现出来的女权思想相当突出鲜明。有不少作品体现了她对妇女命运的关注。在《一个可怜的女子》《月下》这两篇小说中,这个主题就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个可怜的女子》叙述的是一个童养媳的悲惨生活。她摆脱不了非人的折磨,终以跳河结束生命的方式来摆脱这地狱般的生活。而《月下》则写一个年轻女子,丈夫是纨绔子弟,婆婆以森严的封建礼教桎梏她,使她过着“和奴隶、囚犯、木偶……一样僵死的生活”,从而陷入生与死的苦苦挣扎之中。

  这种惨痛的描写,有撕裂人心的深痛,体现了冯铿对这些女性的深刻同情,也表现了她对造成这些悲剧的社会的痛恨。一个不合理的社会当然只有毁灭了,这个也是她坚定革命信念的体现。

  她渴望自由和爱,她永远忘不了年长她10岁的姐姐冯素秋的悲剧命运。冯素秋颇有才情,善吟诵,工诗文,追求婚姻自主,却受到旧礼教的阻挠。在旧道德的压迫下,31岁便因压抑而染病亡故。姐姐临终时对她说:“我们做女人的受罪特别深,你要有志些,将来替女人复仇。旧礼教真像猛虎……你要学武松。”姐姐的悲剧和封建社会阴霾下的潮汕城乡女人的惨遇,使冯铿对自由和爱情表现得特别的向往。写下诗句:“晚上烛光一灿,心里更加茫然念你——念你到无可奈何时,把脸儿贴着白烛。烛泪滴到颊上和泪儿混流,凝结了是你我的泪珠!”而这也形成了她创作中强烈的女权意识。

  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鲁迅深为这些有才华青年作家的牺牲而痛惜:“我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

  冯铿虽然活的时间不长,但她的英烈,以及文学作品却是不能忘记的。

发表日期:2021年11月27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