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文化

秦牧小说里的潮汕侨批

筹建中的澄海永定楼侨批展览馆将展播《情书》广播剧
  樟林古港旁的秦牧塑像
  很多侨批都由代书先生代笔,图为市侨批文物馆关于樟林代书先生的展览
  秦牧故居位于樟林古港河边的南盛里
  小说《情书》收录在《秦牧全集》第八卷

  大多华侨和侨眷没有文化,他们之间的侨批往来,都需要通过代书先生进行表达,很多最真最浓的情感,最后都化成了格式化的文字,后人很难从侨批只言片语中体会到背后的忧伤和辛酸。著名作家秦牧的小说《情书》,以文学的角度再现了代书先生代写侨批的情景,从而更为真实地反映出那个特殊年代侨批里的故事。正在筹建中的澄海樟林永定楼侨批展览馆,届时将会展播根据秦牧小说《情书》排演的广播剧,丰富侨批展览的形式和内容。近日,记者采访了参与录播的澄海博物馆副馆长陈琦,了解秦牧与潮汕侨批文化的不解之缘。

  一封情书,一把辛酸泪

  《情书》讲述樟林妇女王氏因丈夫亚荣出洋谋生,独自一人操持家务,照顾一家老小艰难度日。丈夫离家三个月只来过一次信,王氏带着对丈夫的思念、牵挂和一丝抱怨请代书先生给丈夫写信。她絮絮叨叨地向代书先生描述了很多艰辛的生活细节,最后却被代书先生简化成寥寥数语,并用一句“两地平安”结束了王氏千言万语也难以表达的满腹辛酸。

  梳理了小说中代书先生为王氏所写的侨批内容,只有短短一百多字:“亚荣夫君爱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家中大小平安,阿妈大儿虽有小病,尚幸托天之佑,已渐告痊,贱妾自知孝顺婆婆,夫君可释锦念。耕事贱妾自知打理,在外小心为要,有钱望多寄家用,现在乡中不靖,夫君仍宜在外谋为。贱妾素知自爱,乡下强徒虽思非礼,惟贱妾矢志坚贞,恪守妇道,但蜚短流长,夫君万勿听信谣言,在外一切珍重为要。两地平安。妻王氏敛衽。”

  和很多真实的侨批一样,这封小说里的侨批,轻描淡写,但却字少事多,暗流汹涌。特别是“现在乡中不靖”这六个字,包含了王氏诉说的好几件大事:一是王氏租了李家一亩七分地耕种,现在李家想卖田,准备收回田地;二是本来米是够吃的,但乡公所经常来骚扰,又要钱又要米;更糟糕的是第三件事,观音山有老虎,咬死了人,王氏不敢去刮山草,保安队来她家要柴火不得,于是把家里一只三脚椅当柴火烧了,还把家里的狗也红烧吃掉了,此后一听说他们要来,王氏赶紧把猪藏到床底下。

  小说里的代书先生对乡里这些事情早就司空见惯,写得多了,懒得代王氏啰嗦,因而任由王氏说了一大堆,他一边走神想自己的心事,一边惜字如金随便应付。

  倒是王氏欲言又止说出来的一件“八卦”让他感兴趣,愿意为她多费点笔墨:“贱妾素知自爱,乡下强徒虽思非礼,惟贱妾矢志坚贞,恪守妇道,但蜚短流长,夫君万勿听信谣言……”原来王氏受到乡公所队丁的调戏,还好自己及时大声呼叫才保住了清白,但也因此人尽皆知,传了些风言风语,她怕丈夫在外听信了流言蜚语产生误会,希望代书先生把事情讲述清楚并表明自己的忠贞不二。

  小说以对话夹带人物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将当时“留守妇女”的困苦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小说的最后,“情书”虽然寄到丈夫所留下的回信地址“翠香茶楼”,但却一直没有人前来领取,因为王氏的丈夫出洋后境况不佳,沦为流浪汉,已经不知去向。这一结尾又表现了海外并非遍地黄金,很多华侨出洋后处境艰难的事实。

  “留守妇女”,贤惠善良又机智

  潮汕有句俗语“番畔钱银唐山福”,因而有人认为,华侨在外辛苦打拼,侨眷却是在家乡坐等侨批,坐享其成。但事实上,很多留守的侨眷,在海外亲人事业未成时,需要独力持家,照顾老少,靠着信念苦等亲人侨批。而能等到好日子的只是其中的少数人,因为“番畔钱银唐山福”的后面还有一句话,是“三死六留一回归”。

  陈琦告诉记者,这篇小说是秦牧先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所写,生动再现了当时樟林侨乡的真实情况,特别是对王氏这位“留守妇女”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表现了樟林女性坚强、能干、任劳任怨的生动形象。虽然只有短短3000多字,整篇看似王氏罗里吧嗦的家长里短,但实际上却可以看出王氏的很多优点:她种得了田,养得了猪,还懂得用草药帮祖母和儿子治病。她虽然有点抱怨婆婆的苛刻,但还是恪尽孝道,让婆婆过得舒服一些;她虽然抱怨丈夫没有及时写侨批回家,但最关心的却是丈夫的安危,这些都可以看出她的贤惠和善良。此外,她机智应对乡公所的搜刮和队丁的调戏,又可看出她的聪明果敢。

  陈琦说,潮汕女性向来坚强、能干,特别是丈夫外出之后的留守妇女,肩负着一家老小的生活重担,在动荡不安的年代,她们所表现出来的可贵品德,也是华侨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方言演绎,广播剧很有戏

  著名作家秦牧原籍澄海樟林,出生于新加坡,1932年随家人回到家乡,在这里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他对上世纪初潮汕风土人情、侨乡的艰辛困苦有着深刻的体会,并在很多作品中有所描述。小说《情书》收录在《秦牧全集》第8卷。

  记者了解到,广播剧《情书》由陈椰、陈琦用潮汕方言进行演绎,将在澄海樟林永定楼侨批展览馆展播。陈椰是中山大学哲学博士,作为侨乡樟林后代,陈椰和陈琦都热心于华侨文化的保护和研究。在筹办侨批展览馆时,他们发掘出了秦牧先生的这篇小说,他们觉得,小说所刻画的人物和表现出的地方风情,是对侨批文化研究十分重要的补充,很有必要通过生动的表现形式,让这一侨批文学作品展示出来。

  【专家点评】

  潮汕地区民间有海量的侨批收藏,专家学者对侨批的研究从邮政史开始,近年涉及书法、美术、篆刻、民俗等诸多方面。

  关于侨批的文学书写,我所知道的有作家陈继平的剧本《风雨侨批》和陈继明的长篇小说《平安批》等,都以男性形象为主角。其实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澄海籍作家秦牧,就以短篇小说《情书》,塑造了侨批背后的潮汕女性形象,坚强独立,尊老爱幼,自尊明礼,出得厅堂入得厨房下得了田。而且小说中还有上世纪四十年代樟林的风土人情、社会大事。在筹办樟林永定楼侨批展览馆的时候,我们找出这篇小说,读后深深叹服——原来侨批题材可以这样写!我们把它改为方言版录制,既是对秦牧先生的致敬,也是对潮汕女性的致敬。                   (陈琦)

作者:□ 本报记者 许玉璇 文 摄 发表日期:2021年11月23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