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潮风

盛行一时的珠浦抽纱

  ■ 吴燕萍

  潮汕抽纱自问世以来,一向以出口为主,民国时期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抽纱是濠江珠浦乡村经济收益较高的主要副业。

  潮汕抽纱工种及其针法有240多种,一个工区(县)乃至同工区的不同乡镇只掌握极少部分工种,并因此成为某几项工种的专工产区。历史上,珠浦加工的主要抽纱工种有补布类,抽通类工种中的拼花,手编类工种中的菲立网扣、打丁边(梭子边),手绣类工种中的平绣、白绣等。

  民国初期,珠浦首创补布工种花店,据《汕头市志》载:“补布工种应用于潮汕抽纱生产,成为抽纱一大工种,约始于民国七年(1918),其时由名肖相士婶从汕头礐石教堂出来到达濠珠浦乡设立‘永昌补花店’,从事抽纱生产的补花工作,并迅速传入潮阳棉城、沙陇、和平、峡山等地,成为潮阳专长工种。”

  1930年以后,汕头抽纱业转为大量生产手巾出口,是潮汕抽纱第二主要商品。其时,珠浦年近20岁的郑日和因业务熟悉,开始到潮阳投放手巾加工,创立了“仁盛”商行。1939年潮汕抗战爆发,为避战乱,郑日和带着妻子及几个熟练女工将“仁盛”商行迁徙至珠浦乡,在自家老厝重开作坊。“仁盛”迁至珠浦乡后至上世纪50年代初,在作坊进行手巾抽纱加工的艺人,最高峰时有近50人(不计在各家加工的散工),较好地促进了地方乡村经济发展。

  “仁盛”主打拼花等工种,俗称“缚手布”,属抽通类工种。抽通类工种是技术性较高的工作,即抽通、抽空工种。其中拼花工种,发源于西班牙,系抽去布料的经、纬线,然后按图案要求,循纱路重新上下穿针入纱加以串织或缠缚,构成各种花纹,“抽纱”一词也来源于此。

  1954年汕头市私营抽纱出口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年底实现菲立拼方产品逐批联营出口。其时,达濠工区成立公私合营抽纱厂,以委托加工的形式纳入国家统一管理,珠浦相应对接达濠工区的抽纱加工。自此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珠浦加工的抽纱工种也转向菲立网扣、打丁边和刺绣。

  菲立工种据说发源于法国,1918年传入潮汕,是达濠和潮阳的专长工种。做法是用紧股棉线以手工织成网地,然后在网地上根据图案要求,循网格纱路上下穿针入纱,拼出各种花纹图样。据老一辈乡人回忆,珠浦加工的产品花样主要有5粒鱼丸、7粒鱼丸、四目花仔(满天星)、9目桃、15目、23目、31目盘子、豆干角、尖担花、秋风叶、91目等,这些花案的名称大多来自生活,比如,23目的花样形似乡村祭祀中使用的贵人剪纸,故织工们也称其为“贵人”;尖担花也是因其花图案像挑柴用的尖担,故名。其中工艺最为繁琐的产品要数“四目花仔”,不是因其技法难,而是因整个网地织满了“四目花仔”,费时费工,织工们给它起了个浪漫的名字,叫“满天星”。俗称的流行,究其因是乡间的抽纱人员无人知晓各个花案原本真正的名称,故珠浦的织工们就根据其形状对应生活中的日常物品,为其取了生动形象的土名,以方便交流。这些俗称沿用至今,充满了乡土气息,显示了劳动人民的语言智慧。

  上世纪90年代,梭仔打丁边工种成为继菲立(网花)工种后,珠浦妇女的又一大乡村副业。

  90年代后,随着社会产业结构转化,抽纱制作逐渐淡出珠浦,集体产业转向更有经济效益的其他产业。

发表日期:2021年11月20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