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法律服务“帮帮团” 家庭调解“和事佬”

龙湖区呼援通社工服务中心链接资源,为长者提供法律支持

  近年来,随着老年人口数量快速增长,老年人维权意识不断提升,对法律服务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然而,不少长者在碰到法律问题时,往往因为缺乏解决途径而束手无策。龙湖区呼援通社工服务中心主动链接资源,及时为他们提供法律支持、调解矛盾纠纷。

  找准症结释疑惑

  退休已经十余年,家住东区的林姆近几年因养老金待遇问题,心里总有个心结无法解开。在呼援通志愿者每月一次的主动关怀中,林姆终于憋不住了,一股脑地将几年来的苦水都倒了出来。在电话里听了老人的情况后,呼援通志愿者就与市法学会公益法律服务志愿团的志愿者赶到林姆家中,向她了解具体情况。

  在林姆家中,志愿者们翻阅老人提供的相关材料后了解到,原来林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我市一集体工厂工作,后经调动来到某事业单位工作,一直工作到退休。而在老人提供的大量证明材料中,职务一栏均写着“合同制工人”和“企工”字样。随后,志愿者向林姆详细介绍当年国家的用工政策、身份认定和养老金计算标准等,而单位人事部门按照相关政策为其计算养老金,并没有错误。

  林姆说,之前相关部门都没有一次正式且具体地向她解释过这些国家政策,所以让她“心有不甘”。“党的政策不会错,谢谢你们为我解答!”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交流,林姆对自己养老金待遇的认定有了全面了解,困扰多年的心结也终于解开。

  耐心解答巧沟通

  在长期的志愿服务中,呼援通志愿者发现很多老年人对法律很陌生,遇到困难时又急需法律的支持和帮助。为此,呼援通社工服务中心拓展服务领域,2019年,呼援通和市法学会公益法律服务团合作,法律服务团律师成为呼援通志愿者,为老人提供专业法律帮助,调解家庭矛盾纠纷。

  去年6月,市民陈先生因与儿子发生房产纠纷而求助呼援通,律师志愿者提出解决方案后,儿子不予回应。陈先生于今年1月再次求助呼援通,志愿者们不辞辛苦,带着陈先生驱车300公里到惠州市,找到陈先生的儿子为双方调解。在多次调解后,问题终于圆满解决。

  “老年人对于法律的理解有限,所以更需要耐心,用更朴素简洁的语言给他们解释。”龙湖区呼援通社工服务中心志愿者周金明告诉记者,在近年来的志愿服务过程中,他发现长者们涉及的多数问题因存在时间较长,或是证据缺失,给问题调处带来困难。这既考验志愿者的沟通技巧,也需要志愿者付出更多耐心和精力。

  团队出动消隔阂

  截至今年10月,呼援通社工服务中心联合市法学会公益法律服务团累计派出律师、公证员志愿者共108人次,上门29次为30位长者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包括订立遗嘱、房产继承公证、家庭借款矛盾调解等。去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志愿团还通过呼援通24小时社工援助热线平台为14165名长者开展线上服务,普及新冠疫情防控相关法律知识,缓解长者紧张情绪等。

  龙湖区呼援通社工服务中心主任洪少毅告诉记者,对于长者日益增长的法律需求,志愿者们总是第一时间进行答疑解惑。有时老人与子女在生活中难免会出现矛盾,他们也会选取有生活经验、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志愿者组成矛盾调解小组,以走上门或请进来的方式进行协调、劝说,从情理法提出意见和解决的办法,消除长辈与小辈隔阂,尽可能做到让长者既能舒心了却心愿,子女也满意的程度。本报记者 李德鹏

发表日期:2021年11月20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