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引导特色业态发展 打造超级文化IP

我市组织编制《汕头小公园风貌保护及业态控制导则(征求意见稿)》
  小公园将打造超级文化IP。

  11月13日上午,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召开《汕头小公园风貌保护及业态控制导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听证会,听取金平区城市更新局、小公园街道办事处、市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等有关单位和小公园核心街区商铺代表、辖区居民代表等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推进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保育活化工作。

  对街区建筑风格和商业业态进行管控和指引

  小公园是汕头城市的起源地,是全球潮人共同的精神家园。去年10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汕头小公园开埠区时强调:“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很快,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越是这样越要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机融入现代生活气息,让古老城市焕发新的活力”。去年10月16日,汕头市召开小公园项目推进会,会议要求,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牵头制订出台建筑风貌导则和业态导则文件,对街区建筑风格和商业业态进行管控和指引。

  据了解,《征求意见稿》以小公园开埠区保护范围为工作范围,总面积约78.13公顷,以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为目标,保护和传承历史风貌,尊重时代风貌特征,对保护和更新活动进行管控和引导,再现小公园的历史记忆和人文风情,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建立历史文化街区的长效机制。

  构建“中山纪念亭+54座博物馆+60座转角骑楼”地标体系

  根据《征求意见稿》,小公园风貌总则永续保护“面—线—点”风貌要素体系。其中,风貌结构严格保护“一心两片三十三街廓”的风貌结构,街廓肌理传承“双重叠合·四类街廓”的肌理组合形式和空间尺度,街巷格局延续“聚心向海·扇形放射”的传统格局,将构建“中山纪念亭+54座博物馆+60座转角骑楼”地标体系。

  “一心两片三十三街廓”指1处小公园历史核心,也就是以老妈宫、漳潮会馆、中山纪念亭等城市起源地标形成的汕头城市源地;2片历史文化街区分别为中山纪念亭历史文化街区和西堤历史文化街区;33街廓是骑楼街和传统街巷形成8条环形和14条放射状的城市骨架,并由城市路网划分出的33个街廓。

  根据《征求意见稿》,将构建“中山纪念亭+54座博物馆+60座转角骑楼”地标体系。中山纪念亭应重点保护修缮,打造成城市历史封面和文化名片。18处不可移动文物+36处历史建筑,将重点活化形成展示汕头历史文化魅力的窗口。此外,还将修缮60座转角骑楼,重点修缮打造小公园最美街角。

  强化文化IP,引导五类特色业态同步发展

  《征求意见稿》对小公园业态布局也提出思路,小公园将强化文化IP,引导五类特色业态同步发展,打造“1中心+2主题片+6主街+多首店”为主导的多级业态发展结构,提倡多元复合、立体发展的业态模式,并建立一、二级管控区强化管控要求。

  《征求意见稿》提到,将强化汕头小公园超级文化IP。利用历史遗迹或文物建筑打造超级IP,依托超级IP衍生国潮跨界文创零售,利用历史故事等创作数字化泛娱乐体验,与相关艺术活动策划团队开展合作,打造潮汕文化IP秀、国际户外展等系列活动打响小公园文化名片。

  五类特色业态分别为首店经济、遗产经济、夜间经济、内巷经济、楼上经济。首店经济:鼓励引入与传统历史文化相匹配的品牌旗舰店或区域首店,同时引入本土国营品牌、新兴国潮品牌、科技智慧门店等,为街区带来新生的文化魅力;遗产经济:主打展览+互动体验的非遗文化展示馆,组织大型沉浸式活动及体验,传统老字号升级为概念店或品牌体验店,引入文创主题商铺;夜间经济:引入本地海鲜、餐饮品牌,打造潮汕休闲餐饮一条街,建成新潮文化创意集市,增加24小时全业态体验,建立“夜间管理”制度,培育小公园“夜经济”新模式;内巷经济:利用有一定长度、空间较宽的内巷,进行业态重新规划,注入与社区生活紧密相关的茶饮休闲、文娱教培等功能;楼上经济:注入智慧文旅、文化体验、创意设计等高质量产业工作室,引入创新创意产业孵化及成果展示平台,发展精品酒店、特色民宿等旅游服务产业。

  营造具有时代特色的城市夜景风貌

  《征求意见稿》还针对街道系统、公共空间、标识系统等提出规划导则,提出要营造安全舒适的街道及骑楼,搭建独具历史韵味的高品质公共空间体系,搭建充分展现历史之美的标识系统,构建实用美观、以人为本的市政和无障碍设施系列,营造具有时代特色的城市夜景风貌。

  其中,夜景方面,《征求意见稿》提到,分片灯光特色化营造,中山纪念亭片营造绚丽、活力的氛围,西堤片体现历史沉稳、内敛的特色。强调路径和界面的灯光效果,勾勒并凸显特色肌理格局点亮历史地标。利用灯光重点塑造历史地标和门户建筑形象,彰显小公园独特魅力。

  在保护建筑方面,《征求意见稿》还提出,将以价值为导向,制定建筑分类分级保护。传承四类主要风格,延续传统建筑的体量布局;提炼六大特色元素,构建历史建筑风貌基因库;延续时代风貌特殊,融入现代生活的招牌与橱窗;符合现代功能需求,打造风貌协调的外挂设施。  本报记者 林蓁 摄影报道

  

  ■ 声音

  在昨天的听证会上,规划设计方代表对《征求意见稿》进行详细解读,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关于建筑风貌导则和业态导则文件全面细致、未来可期,制定出台文件将使小公园片区在具体规划、设计及建设时有规可依、有章可循,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更好地融为一体。

  金平区城市更新局代表表示,小公园片区的保护与更新主要强调和谐,《征求意见稿》提出了业态正负面清单,希望有关单位未来在落实推进工作的过程中,进一步细化招商引资和留住原有商户的举措。

  小公园街道办事处代表表示,小公园片区“聚心向海,扇形放射”,街巷文化可以进一步深入挖掘,让藏于街巷的历史故事吸引市民游客关注,融入民俗活动,让独具特色的文化气息进一步带旺小公园的人气。

  商户代表表示,小公园是汕头老城的核心地域和文化标志,是不可多得的文化旅游资源。如果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做到保护与更新和谐并举,将有利于保护历史文化,发展新的业态,从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让商户获益。

  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征求意见稿》在编制中注重合理平衡保护与更新之间的关系,与会代表提出的宝贵建议有助于文件的进一步优化调整。《征求意见稿》从即日至11月23日公开征求意见,市民可到市政府门户网站或“汕头文化云”查询相关内容,并通过电子邮件、信函等方式建言献策。

编辑:李泽华 发表日期:2021年11月14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