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家三姐 文 郑少洲 图
唐贞观年间,平辽王薛仁贵与平民王茂生义结金兰,患难之中见真情,一段佳话给后人留下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成语,黑白电影《王茂生进酒》,记录了这个动人的故事,与折子戏《闹开封》一起组成了潮剧纪录片《韩江花似锦》。
这部片子拍摄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但笔者看这部电影时,已经是八十年代初了,记得在镇上的露天电影院连看几场,随后又随乡村流动放映队,在邻近乡村一看再看,连续看了八场,可见这出戏在当时的影响力。
很多观众喜欢戏中一段《此酒名叫金生利》的唱段,喜欢其中动听的曲韵,更喜欢这“酒”和“水”中间,蕴含的王茂生一家和薛仁贵患难之交的深情厚谊。
“水”比“酒”甜呀!山西名酿“汾酒”,虽入口绵甜回味悠长,但在兄弟意外相逢的特定环境下,于薛仁贵心中,却不如咸菜瓮里的汾河水。
王茂生送的酒,实际是浸过咸菜瓮的汾河水,但它情真意切,给薛仁贵带来了往昔的记忆。咸菜瓮里的“水酒”,带出一股淡淡的咸酸味,却得到薛王爷的嘉许。门官老爷前后不同的嘴脸,可气又可笑;一众文武官员,“水酒”虽难以下咽,也得勉强喝下,积极附和,令人忍俊不禁,真像一幅活脱脱“官大手表准”(潮汕俗语)的写真图。
做戏做人生,戏中“水比酒更香”“为人莫忘本”“饮水欲思源”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更被广为流传,意义非凡。
郑少洲这幅戏画精彩之处,在于锁定了夫妻两人抬瓮的情景:画中人物动态可掬,但见丈夫“健步流星,似争分秒”,老婆“亦步亦趋、夫唱妇随”;女主人的腰带和头巾、酒瓮上名签和封布,用足红色元素的感染力,喜感十足,营造出来的喜乐气氛,欢快无敌。
画中王茂生夫妻抬瓮的动态,惟妙惟肖,十分精彩。画家说,创作灵感,来源于林明才(饰王茂生)和马静音(饰毛氏)二人本色表演,这对老戏骨的演技真好,他们一招一式、一举一动,分寸之间,拿捏到位,生活气息浓烈,直令观众拍案叫绝,也让画家感悟受益。
画家郑少洲笔下,粗衣布裙之美,丝毫不逊锦衣华服;欢快的步伐,合力抬酒瓮,画面流露出来的款款真情,堪比黄金万两。
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这样的作品,一定会得到人们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