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艺苑

苏家芬与潮汕水彩

  苏老师为汕头市新溪第一中学学生示范水彩 (2016年)

  下午的阳光(水彩) 苏家芬 作

  塑料袋系列之十(水彩) 苏家芬 作

  □ 李小澄

  日前,“静静、深深、真真——苏家芬水彩画作品展”在广州展出,著名画家苏家芬凭着女性天生的敏锐感知,凭着扎实稳健的功底和醇厚温和的修养,历经数十年写生创作实践淬炼,成为广东水彩画领域“沉默的高手”。这位与潮汕画界颇有渊源的老艺术家,以个人方式将水彩语言体系推向某种极致。

  

  上世纪80年代,苏老师还很年轻,我就熟悉苏家芬这个名字。那时是改革开放万物待兴的时期,学习成了追寻真知的途径。那时,每逢寒暑假,潮汕外出求学的美术院校学生归梓相聚,谈起各自学校引为自豪的老师,苏家芬老师便是其中之一。

  来自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原轻工部广州轻校)的学生黄战生,神情飞扬地对我说:观看苏老师色彩浓烈的作品,使他激动得“两腿发抖”!这令我很羡慕我的这些画友,能得到色彩名师的指导。上世纪80年代,潮汕地区美术初学者能见到真正具有色彩力量的美术老师,难乎其难。在苏老师的影响下,不少潮汕学子后来成长为广东画坛名家,那些回到潮汕地区的也普遍成为当地有影响力的画家。

  2016年7月,苏家芬老师应广州美术学院粤东校友会的邀请,和几位大学时期同窗来汕头举办水彩画联展。这时,苏老师已经退休,但是,她神采奕奕,风范如故。苏老师的作品,终于在汕头与广大水彩画群体近距离接触,让我也体验一下几十年前画友告诉我的观赏苏老师作品时“两腿发抖”的感受。在汕期间苏老师还前往汕头市新溪第一中学为中学生讲课、示范,这是一所被田园包围的位于汕头市中心市区的美术特色中学,苏老师在这里带给了潮汕地区更年轻一代有关水彩与色彩的知识。

  一般来说,教师是书本知识的搬运工。但是,对于名师来说,所做的工作并非简单的搬运劳作。苏家芬老师从水彩的材料入手,以水彩材料在表现力度的某些弱点为研究基点,突破了水性材料色彩饱和度和视觉冲击力度的极限性。她从反复研究中得出了“让水粉介入水彩”的结论,让学生先学习水粉,后再学习水彩。苏老师对“光”在水彩画表现力度中的作用,也有独到的观点。认为饱和色彩“靠的就是调子”,从而使苏老师笔下的水果能产生出她自己所追求的效果,画出垂涎欲滴的质感,画出它们的生命力。这使我想起水彩大师王肇民老师,他对水彩的研究不在于从高大上或标新立异的观念开始,而从改革工具与材料开始,着眼于画种的“短处”,变弊为利,成就大事。苏家芬身上同样存在着上一辈人研究学问的风范。如果说,王肇民老师是广东水彩的第一梯队,苏家芬老师便是第二梯队中的重要人物。

  (作者李小澄系潮汕水彩画院院长)

  

  中国美协顾问、 广东省美协名誉主席 林墉:

  细小的深化,阔大的神化

  苏家芬画的“大水果”应是小物大画,是细小的深化,阔大的神化。水果本是小意思,是俗物而已,而唯有把水果的放大,在细小的深化之中来求大大的阔大的神化,这可是要有好功夫的!当然,苏家芬那方“小物大画”是一种艺术的定界,能在小中大画,能在大大之中求小小,在小小之中化大大,是大成!

  

  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蔡拥华:

  苏家芬的作品 实现了三个超越

  苏家芬老师的作品实现了三个超越:一是超越了一般静物的情调和格局,具有一种西画的贵气,尤其有一种殿堂之气。二是对光的超越,每张画都闪动跳跃着一种很打动人的色光,使得画面的物体有一种神圣感。三是技法上的超越,每张画都是精心刻意的营造,出来的效果却无刻意的痕迹,很轻松。几近“无法”的自由。

  

  画家简介

  苏家芬, 1969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作品曾入选全国、省、市美展并获多个奖项,被广州艺术博物院、广东省博物院、江苏省美术馆、深圳美术馆、古元美术馆及国内外收藏家收藏。

  出版有《苏家芬水彩画集》、《苏家芬赏珍集》、《苏家五人画集》(合集)、《一家三代八位女画家画集》(合集)、《苏家美术馆藏画集》(合集)。

发表日期:2021年11月07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