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视觉

始发!“地下蛟龙”掘进汕头湾

  3月29日,随着汕汕铁路汕头湾海底隧道“永平号”盾构机刀盘缓缓启动,160米长的“地下蛟龙”顺利始发,开启2169米的汕头湾“穿越之旅”!

  如今,随着汕头海湾隧道的开建,市民对过海隧道并不陌生。汕汕铁路在经过汕头内海湾时,建设一条全长9781米的海底隧道,这是国内首座设计标准为350公里时速、跨海大直径盾构的高铁海底隧道。其中,隧道盾构段长2169米,地处复杂深水海域,须穿越多条地质断层,施工风险高、难度大。

  从盾构始发井进行主体结构施工,到盾构机部件陆续运抵汕头,开始初步组装、下井拼装、调试的过程,记者多次前往施工现场采访,记录下“钢铁巨兽”是如何“炼”成的——

  汕头湾海底隧道盾构段掘进所用的“永平号”盾构机,整机长度160米、约5层楼房高,总重4200吨。由于体积太大,所有部件分100多批次运抵汕头。如刀盘,是盾构机最大、最重单个部件,一共分为7块,仅在地面焊接成整体,就需要一个月时间。

  自1月中旬首批部件进场后,汕汕铁路站前六标项目部盾构分部工程人员便日夜不停、加班加点地进行拼装。2月19日,“永平号”首个部件——一号台车吊装入井,拉开了盾构机下井组装的序幕。3月16日,盾构机刀盘成功吊装下井,为“庞然大物”装上了“巨牙”,完成了盾构机组装难度最高、危险系数最大的一项工序,标志着盾构机组装进入收尾阶段,可以整机通电进行调试。

  昨天,一声“始发”令下,巨大刀盘缓缓转动,这一重要施工节点,凝聚着工程人员大量不为人知的幕后工作:大到500多吨刀盘的吊装,盾体上所有的接缝焊接牢固,小到数以百计的管线连接,一颗一颗螺丝钉的拧装,都离不开建设者们默默无闻的辛勤付出,这不仅是专业和技能的比拼,更是团结协作、持续作战精神的体现。这份热血担当,也将推动汕汕铁路建设不断向前迈进。

  本版摄影/撰文 本报记者 陈史 蔡晓丹

编辑:陈珩 发表日期:2021年03月30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